ob体育官网下载ios
  • 首页
  • ob体育官网下载ios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ob体育官网下载ios > 新闻动态 > 我国著名主持人赴瑞士安乐死,儿子讲述其死前惨状:我非常后悔_达仁_篮球_台湾
    我国著名主持人赴瑞士安乐死,儿子讲述其死前惨状:我非常后悔_达仁_篮球_台湾
    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0:10    点击次数:134

    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

    ——·前言·——

    “这么大一杯,能分两口喝吗?”

    2018年,傅达仁在瑞士“尊严屋”里微笑着问道。那时,他已被晚期胰腺癌折磨得几乎无法承受,这位曾在篮球场上叱诧风云、曾因主持风格独特而风靡一时的名人,最终选择了安乐死。他举办了一场告别派对,始终带着微笑面对生命的终点,就像为自己那充满传奇的生涯导演了最后一幕。他不仅让自己走得有尊严,也让无数人为之震撼。

    展开剩余87%

    傅达仁,1933年出生,他的早年生活可谓“处处不顺”: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,母亲也早早去世,连可以依靠的亲人都没来得及熟悉。他一下成了孤儿,常年寄居在亲戚家,饭餐需要看脸色,别人的童年充满温暖和关爱,而他的童年却是不断搬家、忍受饥饿和沉默。他不敢多说话,不敢多吃饭,孤单和压抑伴随着他成长。

    许多人或许会在这样的生活中屈服,但傅达仁偏不。他从小就有一种“不服输”的劲头,决心撑过这一切。而他支撑自己的力量,便是篮球。

    天生身高出众、身体条件优越的他,再加上从艰苦日子中磨炼出的坚韧性格,靠着一分一秒的努力逐步闯进了台湾的篮球圈。那个年代,没有捷径可走,完全依靠自己拼命训练,一身伤、一身汗。最终,傅达仁披上了“中华队”的球衣,站上了亚锦赛的舞台,为台湾赢得了篮球冠军。这个冠军不仅让台湾的体育界扬眉吐气,也让傅达仁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,大家亲切地称他为“篮球博士”。

    这是傅达仁人生中的第一次高光时刻,从孤儿到国家队球员,这个跨越,常人一辈子都未必能做到。然而,命运再一次给他当头一击,27岁时,他的膝盖受了重伤,这也宣告了他的篮球生涯提前终结。

    对任何一个运动员来说,这几乎等同于“死亡判决”。正值黄金年纪,偏偏因伤退役,这让许多人都觉得傅达仁的辉煌已经结束。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,反而选择了转行,从靠身体吃饭变为靠“嘴巴”。他开始了体育解说员的工作。

    傅达仁的解说风格别具一格,充满了活力和创意,观众瞬间被吸引。比赛的描述像极了讲述武侠小说,每一句话都让比赛更有趣。那些耳熟能详的“盖火锅”、“空中抓鸟”等金句,都是傅达仁的创造,直到今天,球迷们都在口头上模仿他。他不仅仅是一个解说员,他更像是一个讲故事的人。正因为如此,傅达仁不仅征服了电视机前的观众,也成为了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桥梁。

    1990年,北京亚运会,他作为少数台湾解说员之一应邀参加,1991年,他甚至登上了央视春晚。在那个“两岸”尚属敏感话题的年代,他跨越了政治的藩篱,用自己的声音把体育变成了连接两岸的重要纽带。

    虽然傅达仁的事业一路顺风,但他的感情生活却颇为波折。第一段婚姻没有走到最后,具体原因他鲜少提及,但后来两人各自安好。而他的第二任妻子,便是台湾著名女主播郑贻。两人相识时,傅达仁已经是名人,而郑贻也正当风华,两人的结合,被外界誉为“金童玉女”。

    他们携手度过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,本以为这段感情将成为傅达仁晚年的坚实依靠。然而,晚年的傅达仁却走出了一条“出格”的情感路。他公开承认与一位年轻女子陷入了爱河,这段“忘年恋”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,媒体批评、网友谩骂,甚至指责他“不知廉耻”,贪恋美色。

    然而,傅达仁并未回避这些争议,反而将这位年轻的女子带入自己的家庭。他甚至成功说服了郑贻,接受这段“不传统”的关系。傅达仁坚决表示:“家是我的,我怎么安排,别人无权干涉。”这段关系虽然让外人难以理解,但傅达仁从不妥协,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家庭理念。

    更令外界吃惊的是,在51岁那年,傅达仁喜得一子,取名傅俊豪。这位年过半百的男人,再次成为父亲,对他而言,这不仅是一次惊喜,更像是命运为他开了一扇弥补之门。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孩子的宠爱和珍惜,认为这是自己多年来辛苦漂泊的奖赏。

    尽管他们的家庭结构与传统模式有所不同,但傅达仁却认为,这个家庭是完整的、充满温度的,是他在生命尽头最能感受到“家”的地方。面对舆论的压力,傅达仁从不退缩,也从不妥协,他直接表示:“别人怎么看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家人懂我。”

    2016年,傅达仁被诊断为胰腺癌晚期,这种被誉为“癌中之王”的病症,通常在确诊时已经无法治愈,生存期大多以月计算。傅达仁当然不甘心,他接受了手术、化疗,尝试了各种止痛治疗。然而,尽管他使用了最大剂量的止痛药,甚至直接打吗啡,他依旧无法摆脱那种从骨缝里传来的剧痛。

    每个夜晚,他都在与痛苦抗争,白天则强忍着撑过。身体日渐消瘦,连拿起水杯的力量都没有。活着对他而言,不再是希望和奋斗,而仅剩下无尽的折磨。

    然而,傅达仁不是一个等死的人,他经历过太多的风风雨雨,早就养成了自己做主的性格。2018年,他做出了震撼整个华人社会的决定:远赴瑞士选择安乐死,并公开表示:“我不是怕死,而是不想被拖着慢慢死。”

    对他来说,这并非放弃,而是主动出击;并非逃避,而是有尊严地告别世界。他想要掌握自己生命的节奏,甚至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也要由自己来导演,自己决定谢幕的时间。

    这一决定引发了舆论的轰动,一些人批评他懦弱,认为作为公众人物,他应该展现坚强,而另一些人则认为,傅达仁的选择充满勇气,是面对死亡时的一种清醒和果断。无论外界如何评判,傅达仁最关心的,始终是家人的感受,尤其是他的儿子傅俊豪。看着父亲一点点走向衰败,傅俊豪的心里如同被生锈的刀刮过。

    但当父亲表达了自己的决定时,他选择了尊重。他知道父亲一生最无法忍受的便是“被安排”,如果这是他最后的愿望,那么就帮助他实现。为了让父亲带着微笑离开,傅俊豪甚至提前为父亲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。这场婚礼没有奢华的场面,没有过度的喧嚣,只是为了让傅达仁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看到孩子进入新的人生阶段,这也为傅达仁带来了些许安慰和希望。

    2018年6月,傅达仁在瑞士的一家安乐死机构中,穿着整洁的衣服,安静地坐在床上。亲人们低声唱起他最爱的歌,他像是在等待一场球赛的开场那样平静。最后,他喝下了药剂,几分钟后,他闭上了眼睛,安静地倒在儿子的怀里。没有挣扎、没有遗憾,傅达仁,这位与命运抗争了八十多年的人,终于以自己选择的方式,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句点。

    (来源:北晚在线、澎湃新闻)

    发布于:天津市

    Powered by ob体育官网下载ios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